設施介紹
Kitora古墳壁畫保存管理設施於2016年9月開幕。本設施位於國營飛鳥歷史公園Kitora古墳周邊地區內的「Kitora古墳壁畫體驗館 四神之館」一樓,目前主要用途為保存、管理暨展示Kitora古墳壁畫及出土遺物。本設施由文化廳設立,並由奈良文化財研究所協助設施之管理營運及壁畫展示等相關業務。
設施內設有用於保存Kitora古墳壁畫之壁畫保管室、用於保存及管理石室出土隨葬品等之出土遺物保管室,及可供觀眾透過展示窗欣賞壁畫之展覽室。此外,亦會展出在Kitora古墳發掘調查過程中出土的遺物(壁畫僅於特定期間公開展示)。
壁畫及出土遺物保管室的天花板、牆壁和地板均採雙層結構,且保管室內及雙層牆壁間分別設有獨立空調系統,能有效減少外界空氣對保存環境的影響。本設施旨在透過改善各種設備和控制整體環境,力求實現壁畫及出土遺物的穩定保存與有效利用,並同時進行壁畫的調查研究等工作。


參觀指引
開放時間
壁畫公開展示期間
* 壁畫公開展示為限期展覽,採事先預約制。詳情請參閱公開事務局官方網站(https://www.kitora-kofun.com/,目前僅有日文版)。
壁畫非公開展示期間
開放時間
9:30 - 17:00 (3月-11月)
9:30 - 16:30 (12月-2月)
休館日
每週三,2月、4月、7月、11月的第二個週一,及日本新年假期(通常為12月底至1月初)。
* 若適逢日本國定假日則照常開館,並於假日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休館。
* 本館可能因應展覽工程或天氣警特報發布等突發狀況而臨時休館。
參觀費用
免費
地址
日本郵遞區號:634-0134
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大字阿部山67 Kitora古墳壁畫體驗館 四神之館1樓
交通
由近鐵吉野線壺阪山站步行15分鐘即可抵達
由近鐵吉野線飛鳥站步行30分鐘即可抵達
亦可由飛鳥站搭乘計程車抵達(車程約5分鐘)
特別史蹟 Kitora古墳
Kitora古墳位於日本古都之一的藤原京以南,是一座坐落在古代皇室及貴族墓葬區內的小型圓形墳塚,推測建於7世紀末至8世紀初。墳塚建於東西向丘陵的南坡上,呈上下雙層式結構。雙層式圓墳現已根據建造時的尺寸復原,下層直徑為13.8公尺,上層直徑則為9.4公尺。
在墳丘中央,有一個由18塊長方形凝灰岩石材砌成的墓室。據稱造墓用的石材開採自古墳西北方約14公里處的二上山。石室的地面、壁面、室頂均塗有灰泥,灰泥表面繪有色彩鮮艷的壁畫,內容包括掌管方位的四神、十二支及天文圖等。


國寶 Kitora古墳壁畫
石室內繪有四神、十二支、天文圖和日月。四神(東方青龍、南方朱雀、西方白虎、北方玄武)各自掌管著天上的四個方位,繪於石室壁面上的四神壁畫,其配置即對應了四神所司的四方。Kitora古墳,是日本唯一一座壁畫中四神俱全的古墳。
四神下方則繪有十二支一一十二尊獸首人身圖像。子像位於北壁中央,對應四方的四壁各繪三尊像。目前已確認的畫像為子、丑、寅、午、戌、亥等六尊。
室頂石材經鑿刻後形成淺覆斗狀,其東側有以金箔表現的日之圖像,西側為以銀箔呈現的月之圖像。覆斗頂部的平面上繪有圓形的中國式星圖,星圖中並標示出了赤道與黃道。世界上現存的中國式全天星圖之中,最古老的案例應為此天文圖。




重要文化財 Kitora古墳出土遺物
石室出土的物品包括漆棺碎片、推測可能用於漆棺裝飾的金屬配件、刀具配件、玻璃珠和琥珀珠等。漆棺配件包括鎏金銅製棺環底座零件、鎏金銅製六瓣花形飾件,有些六瓣花形飾件並附有銀環。刀具配件除了以金線鑲嵌成直線及S字紋的鐵質包銀嵌金鞘帶扣(刀鞘上用於穿過掛帶的環)以外,還包括了銀製的刀具配件及大刀碎片等。大刀的銀飾木製刀鞘表面髹以黑漆,其優雅原貌應可與正倉院寶物中的大刀相媲美。
在石室中還發現了墓主的骸骨及牙齒。分析結果顯示,墓主可能為一名年齡介於50至70歲之間的中老年男性。
